路由器組網需要理解的基本知識
一.兩個基本概念
1.無線網絡名稱
55世纪SSID的完整名稱是服務集標識(Service Set Identifier),它的中文翻譯是WiFi信號的名稱。雖然這個概念聽起來比較高級,但實際上就是用來標識無線網絡的名字。
55世纪無論身處何處,只需用電腦或手機進行搜索,就能夠看到一系列的Wi-Fi網絡名稱及其信號強度。這些Wi-Fi網絡可以加密,也可以不加密。
SSID的主要功能是將無線局域網(WLAN)分為幾個子網絡,每個子網絡都需要不同的身份驗證。這樣可以防止未被授權的用戶進入網絡。通常,家庭網絡會設置密碼來確保安全。
大多數雙頻路由器都可以將2.4GHz和5GHz兩個頻段分為兩個不同的SSID,但這很容易導致用戶困惑,經常會遇到連接到2.4GHz頻段后難以切換到5GHz的情況。因此,許多路由器也支持雙頻合一功能,系統會自動設置信號切換的閾值,用戶無需注意到這個變化。
2.網段
55世纪每個局域網中的手機或電腦都有一個用于互相通信的IP(網絡層協議)地址。我們通常使用的是32位的IPv4格式,由0或1組成。
32位二進制IP地址的格式如下:
這個是十進制數:352512769,但是這樣寫起來不太直觀。
55世纪于是,我們將其劃分為四個部分:
11000000.10101000.00000000.00000001,這種表示方式不夠直觀。所以我們將它轉換成十進制:192.168.0.1,這樣看起來更加清晰明了。
為了更便于管理,我們將IP地址分為兩個部分,即網絡前綴和主機地址。網絡前綴用于標識一個網絡,也被稱為網段,而主機地址則用于標識該網絡內每臺設備。
根據圖示,該地址的前三段“192.168.0”是網絡前綴,最后一段“123”是主機地址。在最后的主機地址中,8位二進制數字的范圍是0~255,其中0和255被用于特殊用途,實際可用的范圍為1~254。
子網掩碼使用一串連續的1來表示IP地址中哪些位是網絡前綴。在上圖的示例中,IP地址的前三個段共有24位是網絡前綴,標記為掩碼。
使用24個1(不需要數數)組成的二進制數,可以分為4個部分并轉換為十進制,結果為255.255.255.0。這個結果也可以作為附加信息添加在IP地址后面,寫作192.168.0.123/24。
在同一網段內,設備可以直接通信;而不同網段的設備需要通過路由器進行轉發才能互相通信。對于家庭網絡中的設備數量較少的情況下,建議將所有設備放置在同一網段下,以便更方便地訪問彼此。
以上圖片以僅使用網線連接的個人電腦作為示范,實際上每個網絡區段都可以通過有線或無線方式連接。同時,設備也不僅限于個人電腦,手機、音箱、攝像頭、門鈴等可以連接到網絡的設備都可以使用。
二.路由器的工作模式
在路由模式下,路由器將連接到互聯網,并通過NAT(網絡地址轉換)技術將局域網中的IP地址轉換為公共IP地址。這樣,多臺設備可以通過路由器訪問互聯網。在橋接模式下,路由器將局域網中的設備連接到互聯網中的另一個網絡,以實現不同網絡之間的傳輸。
組網是指將多個路由器連接在一起,形成一個網絡。這種網絡拓撲結構稱為多級路由器網絡。多級路由器網絡可以根據需求實現不同的擴展性和靈活性。組網中的路由器之間通過路由協議進行通信,以便將數據包從源路由器傳輸到目標路由器。
路由模式和橋接模式是路由器常見的兩種工作模式,每種模式都有其特定的功能和用途。
55世纪路由模式是指路由器工作時直接與外網連接,設備相當于一臺主機,功能是充當一臺路由器來使用。在這種模式下,路由器將根據預設的路由表進行數據包的轉發,根據目標IP地址進行數據包的路由。路由模式是最常用的模式,特別是在家庭和企業環境下使用。
橋接模式則是指路由器工作在橋接層,相當于一臺網橋或交換機,設備不參與路由,只實現局域網內的數據交換。在這種模式下,路由器僅根據MAC地址進行數據包的轉發,類似于交換機的工作方式。橋接模式常用于實現多個網絡之間的橋接和連接,特別是在企業或大型網絡環境下。
除了路由模式和橋接模式外,還有一些其他的路由器工作模式。
包括NAT模式、防火墻模式、虛擬服務器模式等。這些模式在不同的場景下有各自的應用和特點。
55世纪NAT模式(網絡地址轉換模式)是指路由器將私有IP地址轉換為公共IP地址,實現內部網絡與外部網絡的連接。這種模式常用于小型企業和家庭環境,可以有效解決IP地址不足的問題。
防火墻模式是指路由器55世纪具備防火墻功能,可以過濾和攔截網絡中的惡意攻擊和病毒傳播。這種模式可以提高網絡的安全性,但可能會對網絡性能產生一定的影響。
55世纪虛擬服務器模式是指路由器可以將內部網絡劃分為多個虛擬子網(VLAN),每個子網都有獨立的IP地址和路由規則。這種模式可以提高網絡的靈活性和管理性,但需要專業的網絡知識和配置技能。
55世纪總之,了解路由器的工作模式可以幫助用戶更好地選擇和使用路由器,以滿足不同的網絡需求和應用場景。